更新時間:2022-11-18 23:25:38瀏覽次數:116+次
這次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肆虐,而電影行業受到的影響和打擊可謂史無前例,無論是電影院放映和拍攝制作都接近完全停擺。原定在鼠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幾部國產巨制接連宣布撤檔,我國內地市場的春節檔首次被迫取消,市場何時復工目前仍是未知數。
而在同樣擁有春節檔的我國港澳臺市場,雖然有的地區勉強熬過了春節檔,但疫情的影響也是“雖遲但到”。
因應疫情持續擴散的嚴峻趨勢,香港特區**宣布自3月28日(周六)起,全港電影院停業十四天,這也意味著當地影市第一季度正式收官。受疫情的沖擊,香港電影院仿佛進入寒冬一般。疫情之下,觀眾入場意欲普遍較低,而各發行商又紛紛將電影延期,影院還不得不加強防疫措施(隔行隔座、縮短營業時間等),影院票房收入同比也呈現斷崖式下滑。
據統計,3月份全港影院票房僅收3000萬港元左右,較去年同期的1.45億港元暴跌近八成,環比2月份也大跌40%以上。
在全港50多家影院中,只有六家影院全月票房突破百萬港元,這對于租金、人工成本都較高的香港市場來說,顯得尤為慘淡。而廳數較小的影院遭受的影響更加嚴重,全月有六家收入不到10萬港元,收入最低的戲院全月票房甚至不足1萬港元,基本可以說是門可羅雀,全面停業對他們來講也何嘗不是一種解脫。
本次停業時間如果不再延長,影院復工之時將迎來復活節長假期,但目前院線的網站仍未展開任何影片預售,不知影院在4月11日后會不會自主停業更長的時間。而就算可以恢復正常營業,影院能夠放映的新電影也只有韓片《極限逃生》等少數非好萊塢影片。
4月中下旬會在香港上映的部分新片
在兩個月前疫情還不算嚴峻的時刻,澳門特區**便在2月5日強制關閉境內的賭場、劇院、酒吧等娛樂場所,而影院事實上在官方發布禁令前十天就已開始自主停業,大部分影院都主動放棄春節檔。
在內地疫情受控之時,澳門本地病例清零后,澳門影院宣布在3月2日復工,復工之后的影院配合**要求進行隔行售票,并要求觀眾測量體溫及在填寫網上健康申報表。歷史悠久的永樂戲院在3月3日搶先恢復開門,《乜代宗師》《我的100分男友》以及《家有喜事2020》三部在香港春節檔表現不錯的港產片,晚一個月在澳門形成三足鼎立的景象。
澳門大會堂在3月5日重新開門,當周有新上映的好萊塢電影《野性的呼喚》,也有二月已在香港開畫的《隱形人》和《哈莉奎茵:猛禽小隊》上映,同時奧斯卡最大贏家韓國電影《寄生蟲》也被進行重映。
戀愛電影館和旅游塔戲院也分別在3月6日和12日開門,放映的作品則是《飛翔吧!琦玉》《別告訴她》等老片為主。而較為令人困惑的是,全澳門影廳最多的熱門影院UA銀河戲院遲遲未正式復工,而伴隨著香港UA院線的停業,想必該影院在這半個月內還將繼續停擺。
本次香港影院停業基本未波及澳門影院,不過由于香港這邊的發行商將大部分電影延期上映,導致澳門影院當下也只能播映舊片。如果香港疫情不能盡早受控制,澳門影院未來可能面臨無片可映的窘況。
在中國臺灣,當地影院至今仍保持正常營業,不過全臺票房也較去年顯著跳水,當地電影業顯然也無法獨善其身。據統計,3月全臺票房僅報2.38億新臺幣,比去年同期的7.82億相去甚遠,跌幅高達七成。
在疫情的陰霾籠罩下,觀眾入場的意愿同樣較低,而好萊塢電影也因為歐美市場的停擺而紛紛撤檔,影院在片源方面也嚴重不足,即便當局并未強制要求影業,臺灣電影院也是在苦撐而已。
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連休周末,中國臺灣電影市場的冠軍和亞軍都是日本電影,其中冠軍票房僅278萬新臺幣,成為近年來票房最低的周末冠軍,季軍則是好萊塢動作喜劇《我的間諜》。
《我的間諜》臺灣海報
值得一提的是,環球出品的動畫電影《魔發精靈2:世界之旅》在4月10日登陸北美線上平臺前,上周末搶先登陸臺灣院線,然而首周末三天僅收不到百萬新臺幣,表現也是慘淡至極。
雖然有清明連休節假的助力,但是全臺周末三天大盤數字只有慘淡的1470萬新臺幣(約合345萬人民幣),而臺北地區的周末兩天冠軍票房甚至低至49萬新臺幣,兩項數字均創造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。
《魔發精靈2》臺灣海報
日前,臺灣島內的四大連鎖影城已經向當地**部門求助,請求當局勒令電影院停業兩個月,以應對觀影人數持續下跌,影院營運入不敷出的慘況。截止目前,彰化縣已有兩家影院在官方網站貼出“整修公告”,表示因美國疫情而導致的片源短缺,將從5月1日先行暫停營業,會視疫情的狀況決定重新營業的時間。對于中國臺灣這種本土片占有率較低的市場,在全球疫情的大環境下,影院從業者似乎也沒有第二個選擇。
作者:電影票房